「菜瓜布肺」的說法恐怕過於武斷
新冠肺炎帶原者中有超過一半是無症狀者。而可能也有一半的患者是被無症狀者感染。甚至未來我們可能必須面對的「群體免疫」,讓全球六成人民逐漸得過新冠肺炎。所以輕症以及無症狀者會怎麼樣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。
但媒體關於新冠肺炎康復者的描述非常可怕:
「新冠肺炎康復後、肺功能少了20~30%!胸腔科醫師:未來的日子連走路都會喘」
但這真的是全貌嗎?
這個說法的出處是香港報導有一位病人在康復後出現如此變化。然而這種病人佔多少比例?還是這其實不高?更何況康復初期肺功能本來就不好。「肺纖維化」、「菜瓜布肺」並不是新冠肺炎的必然結局。
肺纖維化
不管是新冠,還是流感、細菌性肺炎、黴菌感染,都有可能造成肺部纖維化。這個纖維化到底會不會影響正常肺功能也不一定,也需視範圍而定。(我看下面參考資料很多輕症患者肺部病灶影響範圍其實也不大。甚至還會復原、減輕。)
在急性期或康復初期看到的肺纖維化是否未有影響言之過早。這種時候去測肺功能一定會比平常人還要差。
影像上的肺部異常有機會改善
無症狀患者有一半在CT上有GGO(玻璃樣變化),但這GGO和新冠肺炎是否有關係也不知道。GGO原因很多,許多人去胸腔外科門診都是因為檢查到GGO,本人也沒任何不適,甚至想不起來什麼時候有發炎過。(既然去看胸外那些有GGO的病人沒什麼症狀,這些新冠造成的GGO也未必會有症狀吧)
有病例報告觀察到一個無症狀帶原者一個月後肺積水消失和肺GGO也減輕改善。
武漢地區21人的小型觀察發現在症狀出現第10天肺部病灶最明顯,在2週後有75%病人CT上肺部病灶改善。
肺功能也有可能進步
在海南的一個實驗也發現感染康復後肺功能會逐漸改善,如果加上肺部復健改善幅度又更高。
也有輕型和無症狀患者肺部完全沒變化
有研究在輕型患者中,有三成肺部完全沒變化。也有的無症狀患者有一半有GGO(玻璃樣變化),另一半也沒有特別病灶。
台灣呢?
3月中旬時衛福部長陳時中關於這件事情曾說:「目前只有案1有肺纖維化的狀況出現,其他確診個案從X光片裡可以看到,肺部沒有出現變化。」
胸清內科王必勝醫師也說「(肺纖維化後遺症)目前比例很低。」
SARS的後遺症會影響肺功能嗎?
最後我們再看另一種冠狀病毒,SARS。北京追蹤了71個SARS痊癒者15年,發現CT上有病灶的人從2003的9%到2018 剩下4.6%。肺功能方面,在2006年時,22%有限制性肺疾病,但到2018年時,沒有人有限制性肺疾病。對於肺部CT有異常的痊癒者和CT正常的痊癒者,在2018年時他們的肺活量(FVC和TLC)也沒有明顯差異。預測肺活量(TLC of predicted)也跟健康的同齡者差不多。顯示出感染SARS之後的康復能力就算不能說完全恢復,但也很有可能不會對多數人造成嚴重影響。
醫學最重要就是講求證據,不是瞎猜、不是危言聳聽。目前全球仍在為重症患者疲於奔命,關於無症狀者、輕症長期預後研究仍然太少、追蹤時間不夠長。我們不能輕忽後遺症(每種肺炎都可能有肺纖維化的後遺症),但目前媒體報導內容似乎有誤導的可能。
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
資料來源
https://pubs.rsna.org/doi/full/10.1148/radiol.2020200642
https://www.bmj.com/content/369/bmj.m1375.short
https://pubs.rsna.org/doi/full/10.1148/ryct.2020200110
https://linkinghub.elsevier.com/ret…/…/S0899-7071(20)30056-5
https://www.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n.com/…/S1198-74…
https://pubs.rsna.org/doi/full/10.1148/radiol.2020200370
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706891